钻石恒久远,但不是只有一种钻石。
据福布斯日前报道,LVMH集团协同旗下奢侈品风投基金LVMHLuxuryVentures、RagnarCrossoverFund和MoreInvestments向以色列培育钻石公司Lusix共同投资万美元,帮助后者于今年夏天在以色列建设采用太阳能电力的新工厂,“让培育钻石成为真正的奢侈品”。
不仅仅是LVMH,众多奢侈品牌和珠宝商纷纷潜入培育钻石的蓝海。例如,另一法国奢侈品巨头Chanel集团投资法国培育钻石品牌Courbet,Chanel在最近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之所以会投资Courbet这样的新企业,是出于“观察潮流的演变,以及了解科技世界动态的需要”,不过现在还没有采用培育钻石的打算。
珠宝商们一边布局培育钻石,但一边又与培育钻石划清界限。这也让培育钻石面临着“身份的尴尬与争议”。培育钻石到底是不是真钻石?培育钻石未来能够替代天然钻石,成为爱情的新象征么?
01
“为爱减负”
一直以来,钻石都被赋予爱的含义。自年,DeBeers(戴比尔斯)提出“Adiamondisforever.”(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经典口号。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为天然钻石高昂价格而忧伤,许多年轻消费者无力负担,更有戏言“一颗就破产”。但是,培育钻石的出现,则有可能改变这一局面。
培育钻石,作为人造钻石的一种,通过模拟天然钻石在地底下多公里深处高压高温的生长环境,将石墨形态的碳元素转化成钻石。这种培育出来的钻石与天然钻石,在外观、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都保持一致。也因此,培育钻石更加绿色环保,避免了天然钻石在开采中的环境破坏,如地表破坏,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水资源大量消耗等问题。
更重要的一点是,培育钻石是真钻石,从而显著区别于市场上“莫桑钻”与“水钻”(又称“锆石”)等仿钻材料。有公开资料显示,年,美国G.E.公司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金刚石;年,中国第一颗人造细粒钻石诞生。
国泰君安研究报告显示,在同等条件下,培育钻石的价格,约为天然钻石价格的三分之一。因此,相同的材质和优势的价格,确实有可能拯救年轻人无力负担的“爱的代价”。
天然钻石vs培育钻石
据业内人士分析,培育钻石的受众仍以年轻群体为主,主要分为两大客群:一类是25-30岁群体,主要购买结婚钻戒;另一种是30-40岁已婚群体,他们当中很多人已拥有天然钻戒,所以会在婚后纪念日和日常佩戴的饰品上,选择培育钻石。
国内首个实验室钻石品牌Caraxy(凯丽希)创始人郭升表示,当前国内培育钻石的市场教育仍未充分,培育钻石的认知群体持两类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类是人造概念的绝缘群体,认为即使两者具有同等化学成分、折射率、密度、硬度等指标,但仍认定“非天然即为假”;另一类群体不仅能够接受培育钻石,且接受度和忠诚度非常高,认可培育钻石的高性价比,也认同培育钻石背后的理念。
据介绍,Caraxy(凯丽希)早在年就进入培育钻石领域。目前已在天猫开设旗舰店、多个城市开设线下体验中心,并在年推动中国首个培育钻石鉴定分级团体标准的制定和政府备案,是国内培育钻石品牌的先行者。
郭升说,Caraxy(凯丽希)的核心品牌理念是“GrowYourLove”(让爱成长),并最早推出“种出来的钻石”这一概念。也因此,Caraxy(凯丽希)结合培育钻石Laboratory-GrownDiamond的特点,提出“让爱与培育钻石一样,共同培育,共同成长”。
有消费者表示,选择培育钻石,不仅仅是因为其价格,而是希望“花同样的钱,买更大的钻石”,又或者说,愿意“花更少的钱,买同样的钻石”。由此可见,高性价比是消费者购买培育钻石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钻石消费习惯的研究中发现,购买钻戒的消费者通常不会减少预算,尤其是婚戒消费。而消费者认为,在同等价格中,培育钻石的尺寸大一些。譬如,如果消费者计划1万元预算,原本只能买30分的天然钻石,那么换成培育钻石后,就可以买到70分大小。钻石的价值不变,但是品质和尺寸都得以升级,因此明显提升了消费体验和满足感。所以,培育钻石让钻石成为“AffordableLuxury(可承担的奢侈品)”,吸引到当代年轻群体的认可和认购。
另一新兴培育钻石品牌LightMark(小白光)联合创始人刘韧也曾分享,中国作为培育钻石生产大国,能在零售领域见到的培育钻石珠宝品牌却非常少。相比之下,这类产品和品牌在美国零售市场的表现却异常活跃,就像钻石对于美国人,就像是茶或者白酒对于中国人一样。
咨询公司Tenoris数据显示,美国今年5月份钻石珠宝销量同比/环比均有所下降,但培育钻石的消费额增长了32.7%;订婚戒指方面,5月“天然钻石订婚戒指”的销量同比下降19.7%,而培育钻石订婚戒指销量却上升了73%。
目前,中国消费者对培育钻石的认知还处于早期阶段,市场也需要更多的培育钻石品牌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02
巨头入局
据报道,自3月份以来,因地缘冲突问题,制裁俄罗斯导致毛坯钻供应出现了较大缺口,年天然钻石开采及毛坯供应或将减少30%。而世界钻石产值最大生产国博茨瓦纳矿产和能源部部长对此表示,这30%的差距很有可能被非自然资源(培育钻石)所填补。
全球天然钻石供应紧张带来价格上升,同时天然钻供不应求也给培育钻石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逐渐成为新时尚和新消费趋势。不少钻石开采商和珠宝零售商也早已下场布局。
据国泰君安研究报告显示,从下游品牌消费来看,培育钻石品牌以天然钻石矿石开采商、传统钻石珠宝商以及培育钻石新兴品牌为主要参与者。
培育钻石新兴品牌是该行业的先行者,如中国的Caraxy(凯丽希)与美国DiamondFoundry都是在年左右进入培育钻石行业,是早期的独立培育钻石品牌。随后LightMark(小白光)、Lusant(露璨)等品牌陆续诞生。
随着培育钻石发展迅猛,这个新兴市场也引起天然钻石开采商和钻石珠宝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