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在买2万1克拉的人造钻石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神话即将被改写。

培育钻石(也称人造钻石)凭借着远低于传统钻石的价格,戳破了数百年以来钻石努力建构出的“珍稀”、“昂贵”的梦幻泡影。前阵子凭借#河南成全球最大人造钻石生产地#词条上了微博热搜的就是它。

据行业统计,年全球年人造钻石产量万克拉,单是河南省商丘市拓城县就实现了万克拉的年产量。可以说,全球人造钻石有一半都产自中国。

从年9月到年7月,不到一年的时间,河南拓城县就有2家本土公司凭借着“钻石”在主板上市。

钻石侠客是否让捉襟见肘的年轻人离克拉自由更近了一步?

克拉自由,不远了?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在培育钻石被大众认知之前,这是几乎无法被撼动的钻石界“真理”。

当培育钻石面市之后,“真理”就变得可疑起来:

钻石不必恒久远——培育钻石只需要一周的时间就能长出1克拉,把切割打磨掉的部分都算上,三周的时间也能完成培育周期。在科技面前,大自然的几亿年,不过就是实验室的几百小时而已。

一颗不必永流传——同样质量培育钻石的价格平均只需天然钻石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最便宜的甚至能达到天然钻石的十分之一。价格断崖式地跌落,让钻石也少了当做珍藏传家宝的必要。

2万元只能买到20分的天然钻戒,却可以买到1克拉的培育钻戒

图源:DeBeers戴比尔斯天猫旗舰店、lightmark小白光天猫旗舰店截图

能实现快速工业化生产且价格便宜,培育钻石听起来就是门好生意,事实也确实如此。

根据年的数据,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培育钻石生产国,而且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培育钻石消费国,由此促生出不少培育钻石企业和品牌。

主打培育钻石产品的新锐品牌如LightMark小白光等已纷纷入驻高档购物中心,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布局门店。

一些传统珠宝品牌也开始布局培育钻石品牌与产品,如曼卡龙旗下培育钻石品牌慕璨已在天猫开设旗舰店,豫园股份旗下培育钻石品牌LUSANT露璨的线下店在上海开业,周大福也曾短暂推出培育钻石品牌CAMA以测试培育钻石市场。

年全球培育钻石品牌分布

图源:广钻中心

在资本市场上,培育钻石产业股也持续向好,力量钻石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26亿元至2.37亿元,同比增长.80%至.98%;中兵红箭预计上半年净利润6.65亿元至7.15亿元,同比增长.41%至.71%。

业内一般将年视为中国培育钻石品牌元年,这背后也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方面,中国有扎实的供应链基础。早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就将工业用金刚石的生产布局在了河南省,那时候使用的是从前苏联学来的合成金刚石技术,产品主要用于军工、高科技等产业。除了自用外,不少金刚石产品用于出口,中国一度是全球金刚石最大的出口国。

“工业技术民用化”,尤其是在年美国经历了培育钻石品牌元年的3年之后,有着扎实供应链基础的中国等到了培育钻石的机会。

另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不景气给予中国培育钻石新的机遇。在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副教授冯文婷看来,中国是全球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小的国家。近年来疫情使全球钻石市场持续低迷,但中国凭借一系列经济政策和疫情管控,比其他国家更早、更快的恢复经济。大量业内资本势必会更加青睐拥有巨大市场潜力且尚未完全开发的中国培育钻石市场,多家中国企业也应势推出自己的培育钻石珠宝品牌。

更重要的是,以前培育钻石尚未被权威机构认定为“真钻石”,直到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扩大了钻石的定义,把培育钻石纳入钻石大类。不仅如此,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不建议使用“合成”(Synthetic)一词,而应使用“实验室培育”(Laboratory-Grown)等术语。

同时,美国宝石学院(GIA)、国际宝石学院(IGI)以及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测中心(NGTC)等著名权威机构纷纷推出了培育钻石的鉴定证书。

至此,从“立法”的角度,培育钻石成为了合法的真钻石,并且与天然钻石一样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证”。

冰箱里的冰or南极的冰

培育钻石在名义上与天然钻石“一母同胞”,那么实际上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根据培育钻石的定义,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在外观、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上完全一致,二者的差异仅存在于生成方式上。天然钻石是火山喷发的产物,一般在火山下高温高压的环境中被不断挤压生成,当它们被开采出来时一般已具有20至30亿岁的年龄。而培育钻石则有人工在实验室培育而成。

培育钻石业内有2%的概念,即颗天然钻石里挑出最好的2颗,才能跟培育钻石媲美。

根据美国宝石研究院(GIA)创设的4C概念——颜色(Color)、净度(Clarity)、切工(Cut)和克拉重量(Carat),目前培育钻石的颜色可以达到最高等级D;净度可以达到VVS级,即便是专业鉴定师拿着10倍显微镜也很难看出杂质;切工和克拉重量上更不遑多让,实验室培育出来的往往更大颗更方便切割。

人们一般如此形容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的关系:冰箱里的冰与南极的冰。

本质完全一样,只是背后的故事不同,如果这块冰来自南极,那么有关南极的一切就都变成了符号蕴含其中,从它如何从冰山脚下浮上水面到怎样与企鹅嬉戏,这些符号造就了它的与众不同。

那么培育钻石背后的符号,如果不是大自然几亿年间的鬼斧神工,会是什么呢?

答案是:科技。

世界上通用的实验室培育钻石有两种方法,一种模仿的是天然钻石的形成过程,即高温高压法(HPHT),另一种为化学气相沉淀法(CVD)。

高温高压法为目前我国合成钻石的主要方法,将纯度为99.9%的人工石墨、合金触媒和优质籽晶一同放置在~1℃、5.6GPa的高温高压环境下。这就近似于天然钻石在火山下的生长方式。

待生长结束后,砸开石头,把内容物按顺序放在不同的酸中处理,以剥离晶体并剔除包裹在上的杂质,最终就生产出了待切割打磨的钻石原石。

年全球宝石级高压高温法培育钻石的主要生产商分布图

图源:广钻中心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市面上售卖的以这些方法培育的钻石,通过测钻笔或普通机构鉴定,几乎无法区分其与天然钻石之间的差异。如果不看钻石“身份证”的话,除非拿到有精密仪器的国家级实验室鉴定,不然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可以说从本质到表现形式都一模一样。

符号才是钻石最大的战场

如果从科学的角度看,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压根就是完全一样的物质,为什么人们还要竭尽全力区分两者微小的不同?

一是价格,培育钻石的价格动摇了钻石“昂贵”的属性;二是符号,培育钻石打破了钻石数百年来建构起的符号。这符号才是维持钻石“昂贵”属性的基石。

“珍稀”是钻石最重要的符号之一。

早在19世纪末戴比尔斯公司垄断钻石市场之前,钻石就是一个偶然间才能开采出几颗、可遇不可求的宝石。在封建时代是皇族和贵族才能够拥有的奇珍异宝。

在戴比尔斯公司买下钻石矿、垄断钻石市场之后,因为可以人为控制钻石的产量,从而稳定供需关系,由此持续掌控定价权,钻石依旧是珍稀且昂贵的宝石。

“爱情”是钻石另一个最重要的符号。

在戴比尔斯公司垄断钻石市场后,它做了营销史上最浓墨重彩的教科书般的营销,将爱情与钻石捆绑在一起。其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几代人都朗朗上口。

一颗几亿年间历尽百般磨难最终才得以面世的钻石,就像在茫茫人海中无数次擦肩而过最终遇到的最对的人。爱情就像钻石一样璀璨、深邃、珍贵。

用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去链接世界上最脆弱的情感,在多组符号隐喻之下,钻石与爱情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式的认知关系。

数百年间的耕耘,钻石完成了稳定的符号系统建构。在冯文婷看来,即便人们或多或少知道钻石是一个溢价可以达到%至%的高溢价产品,但依然愿意为它高昂的价格买单,这就是思维链接上的成功。根据消费心理学原理,消费者对于不同品类的消费品会存在相应的心理账户,对于一些难以衡量价值的事物“艺术”、“真爱”,人们的预算往往非常高。因此,把钻石和“真爱”这一无价的情感符号进行认知链接,是近几个世纪最成功的营销案例之一。

然而培育钻石的出现,让此前不言自明和理所应当都变得脆弱起来:如果连大自然的杰作钻石都可以人工合成,那么这世上还有什么是真切又永恒不变的呢?

天然钻石一度靠打压、排挤培育钻石来维持自己钻石血统的纯洁性,例如戴比尔斯公司,长久以来对培育钻石的态度都是划清界限不屑一顾。即便后来自己迫于市场压力也推出了培育钻石品牌LightBox,它依旧在释放着信号:天然钻石是给爱情的,钻戒一定要买天然钻石,培育钻石可以作为日常的首饰、配饰,图个乐子而已。

没有了原本符号的加持,培育钻石要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和市场认知呢?如果单纯凭借“便宜、大颗”,它势必无法摆脱天然钻石“替身”甚至被误认为“赝品”的身份。符号之战才是培育钻石要打的一场硬仗。

例如国货培育钻石品牌LightMark小白光就提出了“克拉自由”的理念。

LightMark小白光联合创始人刘韧对“克拉自由”有三个层次的解释:

第一是不受传统钻石价格和品质的约束。年轻人大可不必通过压榨自己未来的空间而花一笔巨款购买天然钻戒。人们本可以把钱用在更多的地方,这才是一种可持续的成长方式。

第二是不受只由别人赠予的约束。钻石大概率是在结婚场景中由对象送给自己,因此当培育钻石出现之后,女性便可以实现在钻石上的“悦己”消费。

第三是不受传统情感价值观以牺牲自我为代价的约束。以往钻石因为昂贵,而且有品牌宣称人一生只能购买一颗,因此里面常掺杂了牺牲、奉献的情感。培育钻石凭借远低于天然钻石的价格,可以倡导一种更平等的情感关系。

图源:LIGHTMARK小白光

不只LightMark小白光,不少培育钻石品牌也在建构自己的符号价值。英国培育钻石品牌CARATLONDON在钻石“4C”的基础上提出了“5C”的概念,即增加了一个“良知(Conscience)”,旨在倡导绿色可持续消费。

除此之外,还有品牌额外突出技术背后的符号意涵,例如英国培育钻石品牌HeartInDiamond推出了“生命钻石”产品,消费者可以提供毛发或骨灰来制作钻石,用以表达对亲人、爱宠离世的怀念或纪念其他重要的时刻。

培育钻石正在符号上攻城略地,即将开辟出与天然钻石全然不同的新天地。

拥抱它,也小心它

天然钻石在捍卫着老故事,培育钻石正诉说着新故事,站在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十字路口的消费者要如何看待它们呢?

独立分析师刘戈认为,从文化的层面看,培育钻石具有相当大的积极意义。

在刘戈看来,钻石早期只属于统治阶级甚至是王室,无论在早期的印度还是欧洲都是如此。人们现在提到钻石,依然能想到世界上最大的那颗重达余克拉的库里南钻石。它被切割后,最大的一颗重达克拉的“非洲之傲”镶嵌在了英国国王的权杖上,略小些的重达.4克拉的“库里南2号”则镶嵌在了英国女王的王冠上。随后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变迁中,钻石从王权的象征变成了财富的象征。

无论象征着王权还是财富,钻石已经在观念上被提前认定为极其珍贵的宝石,而且它的生成过程在前科学时代又难以得到解释,因此钻石就被神秘化了。

当培育钻石出现之后,人们可以用“科学的奇迹”去挑战“自然的奇迹”。如果天然钻石象征着从远古到今天,那么培育钻石则象征着从今天到未来,它舍弃了时光价值,拥抱未来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看,培育钻石更加契合“现代性”。

此外,如果知晓钻石的产区主要在非洲和南美的话,或者看过电影《血钻》,那么不难推测钻石的开采很可能就是一种高利润推动的“殖民经济”。它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甚至背负着人命,因此有着不小的道德负担,这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

培育钻石反而暴露了被天然钻石的璀璨所遮挡的残酷剥削与殖民的历史,成为一个难能可贵地科普机会,对建立一种新的、更健康的消费者精神来说也很有意义。

刘戈认为,更重要的是培育钻石给了人们一个机会去重新思考“我为什么需要一颗钻石”。当培育钻石失去了天然钻石所拥有的“血统”,反而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重新思考人、社会、自然间的关系,创造属于钻石的新的文化价值。

当然,当人们拥抱培育钻石的积极性的时候,也要警惕它背后的心思。比如有些品牌既售卖天然钻石又售卖培育钻石,并且把二者做了阶层的划分:天然钻石属于重要时刻,培育钻石属于日常等等。甚至可能通过把人造钻石的价格压低,从而提高天然钻石的价格。

“这就是赤裸裸打阶级身份牌,既稳固了天然钻石的地位,又用培育钻石赚钱,让不买钻石的人开始接触培育钻石,让已经开始买培育钻石的人要努力买天然钻石,培育钻石也可能成为割韭菜的契机”,刘戈说。

对消费者而言,克拉自由当然是好事,然而我们需要问的是“克拉自由”是什么自由?或许克拉自由是一种想象的自由,是每个消费者通过钻石消费所创造或赋予意义的自由。

正如冯文婷所说,人们不再执着于一些东西外在的社会属性,比如钻石是不是“稀缺”,钻石能不能代表“真爱”,而是单纯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