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刚经说些什么一

金刚经

中华文化,儒释道浑然一体。今天我们开始介绍堪称佛教第一的《金刚经》。《金刚经》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公元年)译出,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1、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2、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3、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4、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即《大般若经》的第九会);5、唐义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金刚经是很特殊的一部佛经,虽来源于宗教,却超越了一切宗教性。所以,在了解这本经书之前,建议您内心先放弃对宗教的界限和形式,我相信,只要你读过它,都会惊讶于他的伟大。

  金刚经全名《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归属般若部。般若波罗蜜是梵语的音译,般若意为大智慧,波罗密也有音译为波罗密多的,翻译为到彼岸。金刚就是指金刚石,借以比喻其坚、其利、其恒,历百劫千生,流转六道,而觉性不坏。《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翻译过来即为:能断一切法,能破一切烦恼,能成就佛道的般若大智慧,脱离苦海而登彼岸成就的经典。通常认为金刚名词动用,即包含了般若之坚,又能比喻般若攻坚之利,已经包含了能断的意义,所以,一般都去掉“能断”两字。

那这本经书为什么不叫《到达彼岸的金刚大智慧》呢,因为翻译经法的原则是,意义差别大的宁可译音注解也不直接翻译。比如中国的气功,这个气字即不能翻译成gas气体、air空气、anger怒气、pneuma元气,中国功夫也并没有翻译成中国武术。而般若这个大智慧又更接近我们汉语的道,却又包含了解道、悟道、修道、入道的智慧。所以,无论翻译成大智慧还是翻译成道,又都相差太多。

  般若这个智慧包含五种: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眷属般若。就是所谓的金刚五般若。

实相般若:是智慧的根本,是探索宇宙的本源的大道。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眼前那座山是什么?这便是对实相的探索。

境界般若:是智慧的阶段,是人对实相的认知阶段。学佛法前看山是山,初学佛法看山不是山,学透佛法后看山还是山,这说的便是境界。

文字般若:是智慧的表达方式,文字和语言,文字和言语是传达智慧的方式,因此本身也就有了智慧,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便是文字般若。

方便般若:是获得智慧的方法,背记是方便,格物是方便,冥想是方便,顿悟也是方便。

眷属般若:是获得智慧的方式,佛讲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在大彻大悟获得般若前的五个行愿,即眷属般若。

  现在我们看的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分。原始的只是一篇,无段无章。这三十二分,是梁武帝时代昭明太子编辑而成的。每一节的重点,都用标题说明。譬如第一章法会因由,就是说为什么有佛讲金刚经这件事。研究国学,《昭明文选》不可不读,就是昭明太子所编。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译文:第一品   这个法会的起因

我听佛是这样说的。当时,佛祖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在那里。那时,世尊到吃饭时身着法衣,捧着食钵,进入舍卫国都城化缘。在城内乞食,化缘完后,回到住处。吃完饭,收好法衣和食钵,洗完脚,铺好座垫就开始打坐。

  读到这请不要惊讶,佛主难道不是腾云驾雾,踏莲花而来。这经文记载的是什么,化缘、吃饭、洗脚、打坐吗?所以,在介绍这经之前,我才建议大家要首先放弃对宗教的传统认知,你要有心理准备,整本经文记录的都是佛的日常,平淡如水,智慧却如金刚。

我听到佛这样说

佛经开头都是四个字“如是我闻”。为什么呢,涅盘经记载,佛涅盘之时,阿难问他:你要走了,我记录你的言语,将来的人认为我造假,不相信怎么办?佛就告诉阿难,在经开始时,加上“如是”二字,“如是我闻”就是我(阿难)听到佛这样说。

  就是“那个时候”,佛经中的时间是个难题,我们现在研究印度的文化及历史,古印度人没有统一的时间观和历史观,也没有一本佛经记载了时间和年龄。印度现在的历史,都是十七世纪英国殖民以后东西方学者整理出来的。古印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没有统一的文字,又用树叶写字,所以没什么靠谱的文献留存下来。唐宋以前,一本梵文经都找不到。唐宋以后,有南印、北印、东印、西印、中印,五方梵文各自不同,每方梵文音译又有不同。所以,南传佛教虽然留下了几本梵文本子,但想要通过这几本梵文来研究佛法基本上是缘木求鱼,非常滑稽。而现在,通常都用十七世纪以后欧洲人整理出来的梵文研究佛学。当然,梵文不是不可以去学,但它并不代表真正的佛法。

值得一提的是,真正的佛法都在中国大藏经里。近代两百年来,西方人有意否定东方的佛学,特别是日本人也随声附和。

  如果真正悟了道,就确实不需要时间观念了。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爱因斯坦说时间是相对的,佛法上时间是唯心的,也是相对的,万年一念,一念万年,没有古今,没有去来,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因此这个“一时”已经点题,前无古今,后无未来,既生古今,也存未来。

佛的讲堂——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舍卫国在中印度,经济文化发达,财富很多。舍卫国的国王,就是楞严经上那位波斯匿王,也是佛的弟子。佛三十一岁开始说法,直到八十岁,在四十九年之间,大部分教化工作都在舍卫国。给孤独是舍卫国一个大财主,也是拜火教的教主,是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他专门行善,爱布施,孤苦伶仃的人找他,他都帮忙,所以叫“给孤独”。他在去波斯匿城给儿子相亲时遇到了佛,他请求佛到波斯匿城去说法,并且要给佛盖一个讲堂。佛说:有因缘,你盖好讲堂我就来。

他回到波斯匿城找到一个最好的场地,但这块地却属于祗陀太子。太子提出让他用黄金打成的叶子铺满这八十顷地,本想用这个苛刻的条件让他知难而退,未曾想他真的把金叶子一片片去铺那八十顷地。铺了一半的时侯,太子知道了,便问他为什么这样作?给孤独说:“那真是佛啊!是真的圣人。”太子被他感动,与他共建了这个讲堂。所以这个讲堂就是祗树——祗陀太子、给孤独长者两人合力所盖,称为祗树给孤独园。楞严经也是在这个地方讲的。

一千二百五十弟子的来历

每一本佛经,都提到这两句话,不论佛在那里说法,都是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佛经说时间是个难题,说数字也是个难题。印度人除了没有时间观念和历史观外,数字观念也非常差,比如佛经里经常提八万四千就是很多,无数多的意思。

  这里的千二百五十人可不是表达很多的虚数,而是经过准确计算来的概数。佛招收的第一批学员就是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来自佛的六大弟子:舍利子、三迦叶兄弟、目连尊者、耶舍长者。这六大弟子在跟随佛之前,已经都是影响当时社会宗教的大学者。其中舍利子年长佛二、三十岁,有一百个学生;三迦叶兄弟,其中两人各有二百五十个学生,另一位有五百个,合起来一千个学生;神通的目连尊者也比佛大几岁,也有一百个徒弟;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所以这六个徒弟皈依了佛主后,他们所带领出家修道的学生,共一千二百五十人。常随众,就是经常跟著佛的;每次说法,他们都是听众。

比丘是指出家人,直译是乞士,就是是讨饭的。但这个讨饭,不是讨一口饭吃,而是讨一个永远不生不灭的精神食粮。所以,上乞法于佛,下乞食于众生,称为成佛比丘。

世间与大千世界

尔时,这个时侯。世尊,是佛的另外一个代号,世尊,即世间最值得尊敬的人。但,这个世间不是指我们现在所说的人世间。佛学里的世间,有三世间与四世间两种概念。所谓三世间是:器世间、国土世间、有情世间。

器世间:就是物质世界,指我们人类、生物生存的这个世界。

  国土世间:就是国别区分的世界,中国、印度、非洲等。

  有情世间:有情就是有生命有灵知,接近社会。

  四世间,就是在这三世间基础之上,又多了个圣贤世间,也就是得道的圣贤所成就的另外一个范围。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圣贤世间。其它宗教的天堂,也是一种圣贤世间。

  佛学里有净土,有秽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算秽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是净土。

  佛说,这个地球上的人,六十岁或者以一百岁为一寿命,认为一昼夜很了不起,而在月球上是半个月白天,半个月黑夜。佛说,这个虚空中,像这样的太阳系统,带领很多星球构成的世界,是无量数、不可知,如恒河沙一样多;一日月(太阳系)为一个世界,一千日月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做一个中千世界,再把一千个中千世界加,叫做一个大千世界,虚空中,有三千个大千世界。

佛的戒律,规定弟子们喝一杯水,必须先用一块布滤了以后,才可以喝。为什么呢?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佛的眼睛,看这一碗水,有八万四千个生命。

所以,佛的世界观即宏大又微观,有这种世界观的人,居然生活在两千年前,实在无法让人相信的。

饮食的戒律

到吃饭的时侯。早晨是天人吃饭的时间,中午人道吃饭,晚上鬼道吃饭。佛以人道为中心,日中一食,后世弟子,过午(现在的下午1点)不食。普通人吃饭,一天吃三餐,分段吃饭,所以叫做段食,也叫做抟食,因为印度人吃饭用手抓。

  除了吃饭外,还有思食,是指精神食粮。触食,触食就是感受。识食,阿赖耶识的功能,支持生命的存在。所以段食、触食、思食、识食,都是人的食粮。

  穿好法衣,拿著饭碗。法衣就是那件袈裟。我们现在看到的出家人所穿的衣服,是明代百姓的便服,所不同的是出家人的颜色朴素。佛的衣服就是一件袈裟,又称福田衣,袈裟的横条、直条,依照受戒的情形都有规定。条纹像一块田一样,是为众生培福的标记,所以叫做福田衣。

  可以看出,佛也穿便衣或光着膀子,穿着比较自由。可到了吃饭的时侯,要穿好袈娑,拿著饭碗(钵)。

乞食的戒律

到这个首都讨饭化缘。佛的戒律规定,佛弟子们不但不做饭,连种田也是犯戒的,一锄头下去,泥土里不晓得死多少生命,所以不准种田。夏天则结夏,弟子们集中在一起修行、打坐,不准出来。因为印度是热带,夏天虫蚁特别多,随便走路踩死了很多生命,故不准许。在夏天以前先把粮食集中好了应用,到了秋凉以后才开始化缘。这是当时的制度,时代不同,慢慢就有所改变了。

佛规定弟子化缘不能区别对待,穷人富人一样,挨次去化,不可以专向穷人化缘,或专向富人化。迦叶尊者是印度首富,但他特别同情下层的贫苦社会,所以他都到贫民区去化缘,收的弟子大多也是穷苦人。而须菩提尊者则相反,喜欢到富贵人家乞食化缘。佛对他们两人说:“你们这个心不平,不管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化缘的时侯,平等而去,此心无分别,而且人家给你多少就是多少,这一家不够,再走一家。”我现在出家人站在门口拿个引磬叮叮,那个就是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风范。

  现在的泰国还保存着这个乞食的制度。泰国信佛教的家庭,做好午饭,锅盖也不开,就等出家人来化缘。化缘的来了,开锅,用勺子在饭锅中心挖起装上一碗,配菜装满,之后自己才吃饭。

讲的是佛化缘吃午饭的事。佛从昼夜二六时中,佛都在禅定(如来大定),只有中午吃了饭,才打坐休息一下,下午一两点到五六点钟说法,等到天快要黑了,又闭眼入定。

  在舍卫国首都的大城,他挨门挨户地化完缘后,回到祗树给孤独园。佛教弟子不可以在路上边走边吃东西,要回到本处,在规定的地方吃饭。

吃完饭,收拾好衣服及碗。打水洗脚,铺好座位坐下。

  金刚经不像其它经典那样,把佛塑造得高不可攀,无所不能。佛虽是太子出家,却像普通印度人一样,光脚走路,一切日常生活自理,不用他人服侍,生活是平淡有序。当时印度的阶级森严,他却指定一个贫民出身的弟子优波离尊者,执法戒律,任何人犯了法都一样处理。所以佛法是追求在最平凡中建立一个非凡而神圣的境界。

感谢您的阅读,您的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