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7年,农妇献给国家一颗特大钻石,唯

临沂委书记办公室,钟表嘀嗒嘀嗒的声音格外清晰,朱奇民还在埋头处理着临沂市各县的总结材料。

“咚咚咚,咚咚咚”几股轻轻的敲门声不时传来,不知咋的,门外的人感觉屋内没有反应,更加着急了......

“咚咚咚,咚咚咚!”相比刚才,再次敲门声大了许多。

如果刚才是怕打扰到朱书记工作,现在更想赶快见到朱书记,敲门声比方才更加急促,从敲门频率来看,似有急事相报!

“进来!”听到朱书记的回复,门外的人赶快走了进来。

“怎么了,有事吗?”朱书记一边处理材料,一边说话,都没有来得及抬头看看谁在自己面前

童书记略带紧张,又有些激动地说:“朱书记,在我们八0三矿附近的岌山公社常林大队,一个叫魏振芳的姑娘捡到了一块大“石头”,疑似金刚石钻石,特来汇报!”

听到童书记说疑似捡到金刚石钻石,朱书记立马停住了手中的活,抬头看向童书记。这时他才注意到来的是矿党委书记童金明,随其一起来的还有八0三矿办公室主任徐兴顺。

听到这个消息,朱书记愣了一下,因为他知道,如果是误判,他们口中所说的“石头”不是金刚石钻石,那就当白欢喜一场;但如果真的是金刚石钻石,这就属于国家财产,更要好好保护。

而这随即而来的系列工作,却给他带来了很多无形的压力。

况且他还知道,当时世界上被公认最大最名贵的钻石大约有10颗,但都与中国无关。如果岌山公社常林大队发现的是一颗真的天然金刚石钻石,那对国家的意义非凡。

内心慌乱的朱书记,表现的很是从容,立马对旁边的工作人员说:“去把朱胜利同志喊过来。”

不一会,朱胜利同志来到了朱书记办公室,朱书记简单但严肃地说了一下相关情况,朱胜利同志点头示意明白。

随即,朱书记派地委的朱胜利和八0三矿办公室主任徐兴顺等人,随童书记一起到临沭办理此事。

在朱胜利他们出发之前,朱书记有三点指示:第一个是赶快找到捡到金刚石钻石的姑娘魏振芳,把钻石保护起来,决不能让投机倒把分子弄去;第二个是一定要保护好魏振芳一家的人身安全;第三个是要请公社负责同志配合我们的工作,同时做好魏振芳及其家人的思想工作。

那么,魏振芳捡到的这块“大石头”是钻石吗?后来怎么样了?

魏振芳

意外捡宝

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裕,国家经济也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那时大部分人的生活主要依靠农田。

年12月21日,还是人民公社时期,临沭县岌山公社生产队的女社员们吃过午饭,稍作休息,就拿着铁锹一起来到田间劳作。

这样的工作对于她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女社员们每个人负责一块土地,早点干完就可以早点回家。

因对分的土地不满而发生的冲突不在少数,生产队队长也是见怪不怪了。

因为地形的原因,或者划分的原因,总有一部分土地,谁也不愿意去翻整,来回推辞,“各人自扫门前雪”。

在女社员心里,大部分每天想的就是赶快干完自己的那部分活好回家。

当其他女社员们在因为土地争论不休的时候,一旁的穿着花布衣衫、扎着两个马尾辫的姑娘一直在闷头翻整土地,似乎旁边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虽然她没有上过学,但是她知道,与其在那里为了三分地争吵浪费时间,还伤邻里和气,还不如伸几次铁锹就顺便干了呢?

是什么让她这么与众不同呢?用那时的话来说,她是比较先进的,她勤劳,她善良,她质朴,她心存大义,她......

她,就是魏振芳,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姑娘,出生于临沭县岌山公社常林大队,她的父母一共生了8个儿女,4男4女,她就是老七,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她,一个22岁的小姑娘,为什么可以这么先进呢?难道大她十几岁的婶婶、伯母没有她的见识多?

这都不是,或许是她的父母的教导有方,亦或许是个人性格,亦或许是社会环境所影响。

正在干活的魏振芳

太阳逐渐从西方落下,干完农活的女社员们一个个走回家去,农田里的人不多了。

魏振芳拍拍身上的泥土,把铁锹扛在肩上,面带微笑,准备回家,看到邻近地头上还有一片茅草没有挖完,也不知是谁撂下的。

其实那一片茅草不除问题也不大,为了防止这些茅草影响来年作物的生长,于是她大步走过去,挥动着铁锹挖起来,眼看太阳要下山,她要保证在太阳下山之前干完。

当她挖第二锹时,她看到从茅草里滚出来一块鸡蛋黄大小的东西,魏振芳好奇地捡起来看。此时的她并不知道自己手中拿的是什么。

此时,从她身边路过的一个女社员看到,就喊到:喂!振芳,看啥子呢?让姐看看呗!

走近一看,嘴里嘟囔着:这咋看起来那么像钻石呢?你看它多透明,可以从这边透过去看到那边呢?

也不知这时其他人的耳朵怎么那么尖,声音不大,却都听到了,纷纷走到魏振芳的身边看。

有些人还阴阳怪气地说:“不就是块破石头吗?看着就是一块马牙石,到处都是,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一时间,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这块不明所以的“大石头”上了,这块“石头”大家抢着摸,越磨越亮,也显得更加透明,更加纯洁。

对于魏振芳来说,虽然没有读过书,也没有见过钻石,但是多多少少还是听说过一些,她的直觉是,这就是一块钻石。

常林钻石

她不像以前那样时常活蹦乱跳地走回家,她想直接跑回家,但是心中又有很多难以说得明白的情绪。

她明明是跑回来的,但是她觉得比往常哪一次回家的时间都长。

回到家,父亲在躺着抽烟,母亲在纳鞋底,和往常并无区别,但是她,想了一路,都没有想好应该怎么给父母说。

她拿着手中的“大石头”,说:“大大(当时的称呼),你看这是什么?”

他的父亲看了一眼说:“这不就是一块马牙石吗?”

听到父亲的话,魏振芳的脸拉了下来,觉得空欢喜一场,父亲说过之后,她就再也没敢敢多问。

魏振芳就随手把这块“大石头”拿给弟弟,让他玩去了。

不一会,魏振芳的门口来了很多人,手里都带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有的拿面粉,地瓜等吃的,有的布料,鞋底等穿的等等,有的是直接来看那块“大石头”的。

这时魏振芳的父亲才注意到那块“大石头”,问魏振芳“石头”去哪了,魏振芳说:“小弟拿去玩了。”

魏父有些着急了,说:“快点去给我找回来啊!”

还好有惊无险,魏振芳很快找到了弟弟,在弟弟睡的床头找到了,魏振芳就赶快跑到父亲面前,拿给了父亲。

魏父拿着仔细看了看,双手开始颤抖起来,因为从旧时代走过来的父亲,是认得出来的,他看着手中的钻石,不知该欢喜还是该害怕。

扛着锄头的魏振芳

“你,你在哪儿弄来的?”

“我今天下午翻地翻出来的。”魏振芳回答。

天很快就黑了,老父亲就让魏振芳赶快把几个哥哥喊过来。

“大晚上的,大大找我们啥事啊?”大哥疑惑地问振芳。

“到了就知道了,咱们快一点,别让大大等急了。”振芳说。

有疑惑的不只大哥一个人,其他人也在想大大这么晚了,啥事啊,这么着急?

“怎么了,大大?”看着愁眉苦脸的父亲,其他人还没有来得及开口,三哥已经问了。

“振芳捡了一块石头。”魏老说。

“一块破石头,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赶快回去洗洗睡吧!”老四说。

其实大哥从父亲的表情中能感觉到,这块石头应该不简单。

他眼珠子开始上下左右环绕,寻找那块父亲口中的石头,在不远处的桌子上,他看到了。

那块石头和其他石头很不一样,在煤灯照耀下显得晶莹剔透。

他知道了,那是块钻石,其实大哥以前听父亲说起过钻石的外观和作用等等,而且大哥以前也机缘巧合见到过。

就在其他弟弟要回去的时候,大哥说:“那是一块钻石。”

画面格外的统一,他们三个同时停下了脚步,像是什么牵绊住了他们,一动不动了。

这时全家人都愣了。

不一会,老四走上前来,激动地说:“好事啊!我们要发财啦!”

几个儿女们是激动开心的,有的跳了起来,有的激动地双手相锤。

魏振芳却没有兴致,呆呆坐在那里,似乎在思考,没有学问的她好像知道这块“石头”应该属于国家。

父亲也是默默无言。

此时,儿女们是有些不理解父亲的,不知道父亲在愁些什么,因为他们认为这不是好事吗?一颗钻石能让他们全家人摆脱贫困,甚至是几代人。

一个哥哥说:“大大,只要我们不说,没有人知道的。”另一个哥哥也在连声附和到:“对啊,大大。”

魏振芳似乎看出父亲在担忧什么,而且根据她的性格和为人,她一开始也没有想过去私吞这个钻石。

左三为魏振芳

而魏父担心的是不知道这个突降之物,给家里带来的到底是福还是祸,更害怕是祸不是福。魏父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呢?

因为魏父知道,在年秋天,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就害怕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那时一位罗家莫疃村罗佃邦的老人,在金鸡岭干农活的时候,拾到了一块重达.25克拉的特大金刚石钻石,那是我国到现在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一颗钻石——“金鸡钻石”。

而让罗老汉没有想到的是,这块钻石竟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就在年,附近南朱庄的两个汉奸把罗老汉抓了起来,关押了一个多月,最后逼他交出那颗钻石。

罗老汉的家人为了保住性命,就把钻石交给了这两个汉奸。但是汉奸是没有人性的,为了保住钻石,不被他人掠去,竟然把罗老汉一家人全杀了,无一活口。

后来,日本人抢走了这颗钻石。

听到这些,家人都沉默了,与其说他们获得了万千甚至亿万财富,他们更担心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祸端。

诚意献宝

当时,农村的生活条件还十分艰苦。生产队里每人每年才分十来斤小麦,年年都靠吃救济,生活非常贫苦。

12月22日,也就是发现钻石的第二天,常林大队魏振芳捡到特大钻石的消息就已经传到邻家好几个村子了,八○三矿的领导一听说这件奇事,就快马加鞭赶到临沂,向朱奇民书记汇报了此事。这也就是开头发生的一幕。

朱胜利、徐兴顺等人到达岌山公社后找到了公社党委秘书王作印、武装部长李家廷(党委副书记),和他们一起到了萨庄管理区,找到了糕树庄书记。

当时已是晚上10点多钟了,由于担心魏振芳家不会开门,于是他们先去找来了魏振芳的堂哥魏振义(大队会计)和邹训平(支部书记),和他们一起去了魏振芳家。

魏振芳一家人挤在三间又矮又窄的小破土坯草房里,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西头屋里点着煤油灯,魏振芳的父亲在火盆前抽烟,魏振芳和母亲在搓麻绳。

看到一群人大半夜来到家里,他们顿时困意全无,问道:“你们是谁?为什么大晚上来我们家?”

魏振义连忙上前解释,这是临沂地委朱奇民书记委派的朱胜利同志、徐兴顺主任等多位领导人,前来处理金刚钻一事的。

听到这里,魏振芳他们才知道,这件事已经传到临沂地委书那里去了,这种传播速度他们是有预想到的,只不过没有想到传得这么快。

“怎么这么晚还没有睡呀?”

“心中有事,睡不着。”

“姑娘,可以大概给我们说一下你是怎么发现这个金刚钻的吗?”

“什么金刚钻,哪有什么金刚钻,都是外面瞎传的,俺闺女捡的就是一块马牙石。”魏老说到。

李书记笑着说:“振芳拾的是金刚钻还是马牙石,让矿上的技术员用仪器一测不就知道了。”

魏振芳本来准备开口回答的,被父亲截了去,坐在父母身边,想要说话又不敢开口,不知所措,只能在忙活着手中的麻绳。

经过几个小时的交流,魏振芳说到:“石头被我大哥拿去了。”

李书记派人去找大哥拿石头,大哥说不在他那里,他白天就给了二弟,又接着去找二弟,结果二弟说他给了三弟,找三弟,三弟说他给了四弟,四弟说他给了大哥.......

结果,连“石头”的影子都没有见到,后面,李书记想了个法子,几个人分开去几个哥哥家了解情况。

不久,魏振芳的几个哥哥陆续来了,李书记询问了几句,断定他们不是故意耍赖皮,一个一个传着,是防备外人摸清底细,就是为了保护“石头”。

天快亮时,他们终于见到了这个乡亲们口中所说的特大钻石,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这块钻石用红色两种布紧紧包裹着,打开一看,真的如大家传言那样,很大,晶莹剔透。

八0三矿技术员小刘通过鉴定,又称了称,告诉李书记:“这是一颗罕见的天然特大钻石,重量是.克拉。”

魏振芳一个哥哥发话了:“这块钻石是俺魏家的传家宝,俺要自己留着,好传给子孙后代。”

其他人也不敢说话了,不约而同看向了魏振芳的父亲。

这位安静许久的年近七旬的老人突然发话了:“自从振芳拾到这块钻石那天起,这几天我们全家人睡觉都不踏实,也没好好吃顿饭。”

停顿一下,魏老眼里尽是愁丝,接着说:“我这个老农民,看着突降的这块钻石,也不知道带给我们魏家的到底会是什么,俺寻思着,要是在旧社会这还不断送了全家人的性命啊。不过,现在中国共产党当家了,全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块钻石是谁买我们也不卖,谁要我们也不给,俺要和闺女一起去北京,亲手把钻石交给华主席……”

父亲说完,几个儿子就没再做声了,魏振芳笑着说:“好,大大,我想去和你一起去北京,交给华主席!”其实当时魏振芳把那块石头带回来,更多原因是觉得那块石头很好看,当知道这块石头是钻石时,这么贵重的东西,她自然是愿意交给国家的。

华国锋题词

俺大队缺台拖拉机

年1月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联播节目里,向全世界发布了魏振芳拾宝献宝的消息,使她一夜之间成了轰动国内外的名人。不少人都被她的质朴、善良、大义所打动,给她写信或者送东西。

为了表彰魏振芳的爱国精神和贡献精神,宣传先进个人,国家要给些物质奖励,领导问问她的意见,她想了半天,只提出了一个要求:“俺大队里太穷了,连台拖拉机都没有,要奖的话就给俺大队买台拖拉机吧。”

就是这样一个20多岁的姑娘,没有读过书,没有去过城里,也没有见过大世面,在国家给她奖励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她那个一贫如洗的家庭,而是常林大队。

当告诉魏振芳要给她开个千人庆功大会时,她刚开始是不同意的,她说:“要先亲自把金刚钻安全交给华主席”。

由于华主席工作太忙不知等什么时候有时间,考虑到老人家魏振芳父亲年龄大了,外出也不方便等等原因,魏振芳和父亲未能亲自将金刚钻交给华主席。

地委、地区建委确定,派刘学礼(建委生产科长)、童金明(八0三矿书记)、刘开才(八0三矿供销员)和地区公安处把金刚石和魏振芳与父亲携带信一起送到北京。

年1月7日上午,当地地委、县委、公社党委共同在公社驻地曹庄召开了千人庆功大会。会上,领导亲自给魏振芳戴上红戴花,奖给她元奖金,还给她办理了农转非户口,让她到八O三矿当了工人。而且国家也答应了她的要求,奖给他们大队24马力拖拉机一台。

国家在奖励魏振芳的同时,也不忘奖励临沐县及岌山公社。国家奖给临沐县万元,后来县里拿这笔钱建了一个常林针织厂。奖励岌山公社20万元,公社利用这笔钱建了岭南头电灌站,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的水浇条件,增强了当地人的幸福感。

没过几天,魏振芳听到广播,这块特大天然钻石被当时的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命名为“常林钻石”。魏振芳赶快跑回家告诉父亲和母亲,却忘了他们也可以听到广播。

据称,这是我国近百年发现的第二大的一颗钻石,当时价值至少在一亿元人民币以上。科学家认为,这颗金刚石对于地球科学的研究、寻找原生矿及研究天然金刚石形成的环境等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些事实怎么给魏振芳说,她或许都听不懂,但她明白一个道理,不是自己的她绝对不要,是国家的她会使尽全力保护,而自己想要的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去获得,这或许也是她被他人敬佩的原因。

逐渐地,魏振芳成了大名人,不仅仅接到临近县、公社邀请其去作报告,并接二连三接到全国各地的邀请,让她讲如何发现钻石,又是如何献给国家

虽然收到大家的邀请是开心的,但是每次报告都让魏振芳感到很有压力。因为她没上过学,每次作报告就只能背稿子了,对于她来说,背稿子比干农活要痛苦千倍万倍。

魏振芳可能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还作为代表参加了联合国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并被大会定为重点采访对象。

魏振芳文化程度不高,开始安排在郊城八0三金刚石矿当工人,后来调到临沐县矿产公司,因表现极好,在选举公司领导班子时,魏振芳两次选举都以全票当选,但她都拒绝了,对领导说:“我能力有限,当个助手吧!”后来又任临沐县建设局工会副主席。

因为她工作勤奋,还没有名人架子,不管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她都会处处关心职工,被职工称为自己的“贴心人”。

魏振芳和丈夫

魏振芳出了名,与他恋爱长跑8年的东郭曈村青年农民李洪轩,感觉自己配不上魏振芳了,天天躲着魏振芳,很快,魏振芳就察觉到了李洪轩的顾虑,为了表明自己的感情,让李洪轩相信自己,不久,两人便领了结婚证。两人婚后一年,便得一子,取名李明。

在别人看来,魏振芳是幸运的,一下子从一个农村小姑娘成为了全国的名人,就连她自己也说自己是幸运的。但是让人觉得更幸运的是,魏振芳并没有被名气所误导,仍是安安分分做一个普通的人,很快就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勤劳朴实,相夫教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