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二代来啦丨依靠人造钻石,这对母子在

白癜风全国十佳医院 http://www.t52mall.com/m/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杭莹你知道钻石除了天然开采之外,还可以人工培育吗?年9月24日,河南商丘市柘城县一家“人造钻石”企业力量钻石在深交所上市,发行万股,发行价为20.62元。以发行当日收盘价元计算,力量钻石市值为.93亿元。这也让力量钻石的李爱珍、邵增明母子一跃成为《胡润百富榜》中的河南新上榜企业家。在全球天然钻石毛坯产量逐年下滑、消费者需求却日渐强劲的背景下,价格低廉、却拥有类似性能的人工培育钻石逐步成为消费者和投资人的“新宠”。风口之下,邵增明这位年出生的80后二代企业家,在年父亲邵大勇去世后,沿着父亲铺下的路,让力量钻石成功跻身“四大金刚”。谋上市,家族产业洗牌重组力量钻石成立于年,是一家专注于人造金刚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涵盖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和培育钻石三大产品体系。如果要将力量钻石的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那年绝对是一个关键节点。年后,力量钻石才算是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除了力量钻石之外,邵氏家族还持有河南新源超硬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河南新源),其主营业务为金刚石微粉、金刚石砂轮的生产和销售,邵大勇持股83%,其余17%由邵增明持股。年4月,公司实控人邵大勇因病去世,其持有的河南新源股权中,41.5%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划分给妻子李爱真,剩余41.5%由儿子邵增明继承26.5%、女儿邵慧丽继承15%。邵增明也接棒成为力量钻石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同年12月,力量钻石收购了新源公司的金刚石微粉业务。次年3月,通过邵增明和李爱真的股权转让,邵慧丽持有河南新源99%的股权,成为实际控制人。经过这一番家族产业重组之后,至此,力量钻石形成了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和培育钻石三大核心产品体系。而招股书显示,力量钻石的实际控制人为邵增明和李爱真母子,两人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该公司77.18%的股份。力量钻石所在的商丘柘城县是国家超硬材料及制品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其金刚石微粉的生产有40多年的历史,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被誉为“中国金刚石微粉之乡”,而金刚石微粉业务也为力量钻石贡献了大半收入来源。据招股书显示,年至年,金刚石微粉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2.11%、42.45%和42.43%。邵增明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人造金刚石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应用广泛,全球工业用金刚石中90%以上为人造金刚石;人造金刚石在消费领域的应用也正在加速崛起,市场前景广阔。培育钻石相比天然钻石在品质、成本、环保和科技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不过,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被炒热的培育钻石概念并非力量钻石的主业,年至年,培育钻石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6.58%、16.5%和15.72%。年,力量钻石宣布投资5.16亿元建设智能化工厂,并投资万元建设研发中心,以突破产能制约瓶颈,进一步优化公司的产品结构。“钞能力”业绩,力量钻石陷财务造假疑云年末,力量钻石公布年业绩报告,公司预计年实现净利润2.32亿元-2.45亿元,同比增长.14%-.95%。尽管给出了足够的理由,但如此迅猛、远超同行的业绩增长让力量钻石被投资者戏称拥有“钞能力”。招股书显示,年至年及年三季报,力量钻石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1.37%、45.08%、44.14%及63.05%。仅从数据可以看出,公司前三年完整年度毛利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年前三季度一改颓势大幅上涨超60%。目前,国内培育钻石企业占据全球产业上游半数产能,力量钻石、黄河旋风、中南钻石等均为其中头部企业。据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分析,综合招股书,力量钻石在培育钻石业务方面毛利率最大,年高达66.82%,但收入占比却不高。从收入结构看,截至年奶奶末,公司的金刚石微粉与金刚石单晶占比最大,合计超过80%,而培育钻石收入占比仅15.72%。对比同行,年黄河旋风培育钻石仅为43.97%,而这一年力量钻石的培育钻石毛利率已经超60%。对于大幅业绩增长,力量钻石称主要是由于培育钻石放量与金刚石价格上涨。业内人士表示,1克拉成品钻石需要3克拉培育钻石原石,换言之,培育钻石越大其溢价越高。中南钻石曾称其20-30克拉培育钻石可批量化稳定生产。而目前,力量钻石可批量化生产2-5克拉高品级大颗粒培育钻石,处于实验室技术研究阶段的大颗粒培育钻石可达到10克拉。相比之下,中南钻石年半年报的综合净利率水平仅为25%,这似乎与力量钻石的净利率水平相差甚远,也不禁加大了市场对于力量钻石财报的疑虑。与此同时,作为上市公司,股权过度集中于母子二人也让投资者心有警惕。资本看好,精尖专特赛道技术壁垒尤在近90天内,共有16家评级机构对力量钻石给出评级,其中买入评级13家,增持评价3家。由此可见,资本市场对于力量钻石的发展仍持看好态度。东莞证券表示,近年来,全球培育钻石的渗透率迅速提升。随着合成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年轻一代消费者认知接受度的提升,培育钻石行业发展将日益成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培育钻石生产国,主要采用HPHT生产方法。目前,在培育钻石的上游核心利润环节已有较为成熟的企业,上游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而下游品牌端尚未形成成熟的上市公司。展望未来,国产培育钻石品牌有望崛起。实际上,因钻石概念被称作“四大金刚”的四家上市公司(力量钻石、*ST金刚、黄河旋风、中南钻石),其主营业务都不是培育钻石,而在市场看重培育钻石的毛利率水平较高后都开始投产扩张相关业务板块。不过,从产业角度来看,尽管培育钻石前景较好,但券商分析人士也表示,国内超硬材料行业占据了量大面广的大市场,而从技术来看,精尖专特和高附加值的产品仍存在技术壁垒,在此方面仍需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黄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8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