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为贵”这是自古以来都通用的一个经济学法则,黄金、石油等产品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但在钻石产品上,这个法则却成了一个谎言。
钻石无论对于热恋期的情侣还是婚后的夫妻来说,都是一份绝佳的礼物。强大的市场基础消费力量支撑起了钻石的高价格,全球主要的钻石厂商也试图告诉人们,钻石的储量是非常稀有的,但事实果真是这样吗?
一、天价资源戴比尔斯公司成立至今已经超过1个世纪的时间,上个世纪40年代,戴比尔斯在美国设计出了一则绝佳的广告宣传文案: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从此以后,钻石开始被人们与忠贞的爱情联系在了一起,这也为钻石的奢侈品属性提供了价值背书。
这里需要进行一下知识普及,一克拉钻石等于0.2克钻石,即1克钻石就等于5克拉钻石。业界将5克拉钻石称之为“鸽子蛋”,这样一件产品的售价通常在50万以上,有的甚至可以高达数百万元。
全球最顶尖的钻石售价会更高,比如永恒之心、温斯顿蓝钻等,每一颗的售价都可以达到上千万美元。抛开这些昂贵的钻石不谈,普通人最常购买的婚戒,售价基本上也都在元以上,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相当于自己好几个月的工资。
如果钻石和黄金一样,在资源储量上非常稀少,那么它的高定价还情有可原,但事实情况真是如此吗?
二、钻石谎言实际上,“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始终只是一则漂亮的文案而已,全球钻石资源的储量并没有那么稀缺。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全球已探明的钻石储量超25亿克拉,地下15万米储量更是突破万亿吨!未探明的钻石储量更是一个天文数字,这只是一块拥有坚硬物理属性、看起来很漂亮的石头而已。
之所以钻石的售价如此之高,关键还是在于大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对其进行了人工垄断,戴比尔斯公司通过不断地收购矿场所有权,一举拿下了全球1/3的已探明钻石储量,但拿到所有权后,公司却从来不进行产能扩充,反而会解散矿工,刻意制造出供需短缺的局面。
但大公司们撒下的谎言是经不住考验的,我国的“河南制造”狠狠地打了它们的脸,运用中国制造业的价格优势,向全球钻石市场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全球80%的人造金刚石来自中国,而中国90%的人造金刚石来自河南,河南省每年人造钻石的产能可以达到亿克拉!与之相比较,被戴比尔斯等国际奢侈品大厂视为生命线的“天然钻”,每年的产量不过1-2亿克拉。
大量河南制造的人工钻石流入到世界市场上,让主要的国际大厂商遭受到了重大的冲击,依靠“稀缺”谎言在全球收割消费者的旧有模式正在一步步走向破产,戴比尔斯甚至不惜放弃传统的浪漫广告路线,不停的向消费者宣称,只有自家的钻石才是真的!
河南制造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全球钻石市场的格局,从前的钻石是当之无愧的奢侈品。但随着来自河南的人造钻石激增,导致现阶段钻石一旦售出,立刻就会折价30%-70%。
钻石谎言被戳穿,这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三、实用主义的没落岩石的储量非常丰富,但却被国际主要大厂商包装成为稀有产品,很多的消费者明明知道这一情况,却还是不惜耗费巨资去购买钻石。本质上来看,这标志着实用主义的没落。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当下,人们的消费行为更多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当消费者普遍认为钻石是稀有产品的时候,它就真的变得稀有了。
河南制造的诞生与其说是搅乱了全球钻石市场,还不如说是促进钻石回归到了它本身的价值。这个谎言没有资源的稀缺性作为根本支撑,是非常脆弱的,即使河南制造不进行拆穿,未来也会被其它的利益方所拆穿!对于戴比尔斯等国家大厂商来说,依靠“钻石”谎言赚了这么多年大钱,也是时候该出点血了。
总结河南人造钻以惊人的产量和超低的成本冲击着全球钻石市场,拥有万亿吨储量规模的钻石谎言终于被拆穿,西方厂商通过包装钻石的稀有属性来赚取垄断利益的商业模式,在当下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