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883材料科学基础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60gb4dd/

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全套简介:

本文为节选,源自攻关学习网完整版,题库总真题/章节课后习题/答案解析/模拟考试(具体请查阅),每年进行更新。

资料全称: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全套

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全套摘录:

考试科目:材料科学基础(与物理化学或固体物理)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5分)

证明:对于立方晶系,有[hM]L(hM)。

二、(10分)

画出下述物质的一个晶胞:

金刚石NaC1闪锌矿纤锌矿石墨

三、(10分)

请导出摩尔分数为A、xB的二元系中的综合扩散系数D与分扩散系数DA、DB之间的关系。

四、(10分)

根据图1-1所示的铁碳平衡相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在℃、C、℃、C和C发生的三相平衡反应的反应式。

2.画出含碳量we=l.2%的过共析钢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并计算其中二次渗碳体的百分数。

3.含碳量we=3.5%的亚共晶白口铸铁在从液相平衡冷却到室温时会发生什么三相平衡反应和两相平衡反应(可用热分析曲线表示)?室温下该成分的铸铁中有没有二次渗碳体?如有的话,计算其百分数。

五、(10分)

1.解释冷变形金属加热时回复、再结晶的过程及特点。

2.已知Cu-30%Zn合金的再结晶激活能为kJ/mol,此合金在℃的恒温下完成再结晶需要1h,试求此合金在℃的恒温下完成再结晶需要多少小时。

六、(15分)

沿铝(A1)单晶的(方向拉伸,使其发生塑性变形,请确定:

1.画出立方晶系的标准投影,并由此确定初始滑移系统。

2.转动规律和转轴。

3.双滑移系统。

4.双滑移开始时晶体的取向和切变量。

5.双滑移过程中晶体的转动规律和转轴。

6.晶体的最终取向。

七、(15分)有一面心立方单晶体,在()面滑移的柏氏矢量为[的右螺型位错,与在(1i1)面上滑移的柏氏矢量为[o1]的另一右螺型位错相遇于此两滑移面交线,并形成一个新的全位错。

1.说明新生成的全位错属哪类位错,该位错是否滑移,为什么?

2.若沿[]晶向施加大小为17.2MPa的拉应力,试计算该新生全位错单位长度的受力大小,并说明方向(设点阵常数为a=0.2nm)。

八、(10分)

1.解释冷变形金属加热时回复、再结晶的过程及特点。

答:冷变形金属加热时,各自特点如下:

(1)回复过程的特征

①回复过程组织不发生变化,仍保持变形状态伸长的晶粒。

②回复过程使变形引起的宏观一类应力全部消除,微观二类应力大部分消除。

③回复过程中一般力学性能变化不大,硬度、强度仅稍有降低,塑性稍有提高,某些物理性能有较大变化,电阻率显著降低,密度增大。

④变形储能在回复阶段部分释放。

(2)再结晶过程的特征

①组织发生变化,由冷变形的伸长晶粒变为新的等轴晶粒。

②力学性能发生急剧变化,强度、硬度急剧降低,塑性提高,恢复至变形前的状态。③变形储能在再结晶过程中全部释放,三类应力(点阵畸变)清除,位错密度降低。

(3)晶粒长大过程的特征

①晶粒长大。

②引起一些性能变化,如强度、塑性、韧性下降。

③伴随晶粒长大,还发生其他结构上的变化,如再结晶织构。

简述题(5分/小题,共30分)

1.再结晶温度2.相平衡条件

3.上坡扩散4.空间点阵5.堆垛层错

6.临界分切应力

分别回答后述几个问题:

1.指出金属液相结晶时的热力学条件,它一定需要过冷吗?为什么?

2.如何确定液相结品时的临界品核半径,在相同的过冷度下,均匀形核与非均匀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和临界晶核形成能哪个大?为什么?

3.反过来,结晶金属熔化时一定需要过热吗?为什么?

4.能否用经典形核理论讨论再结晶的形核,为什么?(20分)

回答以下问题:

1.晶体缺陷主要有哪几种?

2.其中点缺陷主要有哪两种?有哪些方法或手段可提高其数量?

3.当点缺陷扩散到刃位错周围时,会出现什么现象?位错的运动受到怎样的影响?

4.如果点缺陷扩散到一般大角晶界上,又会出现什么现象?晶界的运动受到怎样的影响?(20分)。

图1为由A、B原子组成的一个品体单胞,点阵参数a=b=c,a=B=y=90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A、B原子可以随机占据所有可能的位置,该晶胞对应哪种布拉菲点阵?

2.如果A只在(0,0,0)位置,B只在(1/2,1/2,1/2)位置,又对应哪种布拉菲点阵?

3.下列单质及化合物中哪些具有上面涉及到的晶体结构?Mg,a-Fe,v-Fe,Cu,CuZn,CusZn,CsCl:

4.两种情况下,{}的面间距各是多少,用点阵常数表示;可能的位错柏氏矢量又分别是什么?

5.各结构对应的强度及塑性相对高低可能是怎样的,给出理由。(20分)

……

本文源自攻关学习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9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