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商税骗不下去了这几家河南企业,打

年12月消息:力量钻石发布公告称,预计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95%,达到2.3亿元-2.4亿元。这家人造钻石公司自9月24日上市以来,市值一路飙升,已达到.77亿元(截至12月13日)。根据年胡润百富榜显示,实控人李爱真、邵增明母子以75亿元身家,成为河南商丘首富。

公开资料显示:力量钻石成立已有11年,总部位于中国钻石之都、金刚石微粉之乡——商丘柘城县。旗下产品包括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和培育钻石,广泛应用于珠宝首饰、航空航天、玻璃、机械、汽车、石材等领域。

所谓人造钻石(培育钻石),是指采用人工的方法,模拟天然钻石结晶特点生成并制造的钻石。其物理、化学、光学特性与天然钻石完全一致,就如同南极的冰和冰箱里的冰一样。而且价格只有后者的三分之一,填补了天然钻石和廉价仿钻之间的消费缺口。

去年全球培育钻石产量约万-万克拉,中国贡献了一半。其中80%的产能来自河南,正所谓“人造钻石看中国,中国钻石看河南”。单单是柘城县,人造金刚石微粉产量就占全国70%,金刚石单晶产量占全国一半。

时间回到上世纪60年代,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诞生。随后郑州三磨所着手进行工业化批量生产,短短两年就安装完成六面顶压机,这也是国内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金刚石的设备。70年代初,国产人造金刚石年产量突破百万克拉;到了千禧年已达12亿克拉,一举成为全球产量最大的国家,并保持至今。

在此过程中,商丘、郑州、许昌、南阳等地逐渐形成全球最大的人造金刚石产业集群,并诞生出中南钻石(被中兵红箭收购)、黄河旋风、豫金刚石、力量钻石、惠丰钻石、联合精密等知名企业。

原先这些企业的产品主要用于工业领域,随着近年来培育钻石技术、产量进一步突破,于是纷纷拓展业务线。去年全球培育钻石毛坯产量,前三名分别是黄河旋风、中南钻石、豫金刚石。

黄河旋风是国内最大的人造金刚石生产基地。其培育钻石产量约占全球市场20%,在高端市场占比更是高达50%以上。作为国内人造钻石行业的领头羊,中南钻石产品已出口到欧美、印度、日本、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实现营收19.22亿元,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加25.42%。已经掌握“20-50克拉培育金刚石单晶”合成技术,20-30克拉培育钻石可批量化稳定生产。

百年来,钻石被视作财富和爱情的象征。年轻人求婚时没有一枚钻戒傍身,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真爱。在市面上,一枚普通成色的1克拉钻戒动辄5-6万起步,价高者可达10万元以上。

钻石稀缺吗?其实不然。这就是碳元素组成的石头,而地球上最不缺的就是碳元素。目前全球已探明的天然钻石储量大约有25亿克拉,而且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每年几乎都会发现新的矿区。

将钻石推上神坛的正是戴比尔斯(DeBeers)。这家全球最大的钻石商不仅提出4C标准,还把钻石和爱情捆绑起来,制造出“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著名广告语,成功地进行消费观念塑造。

结语

有研究机构预测,到年培育钻石市场渗透率预计达到10%之多。它有潜力摧毁钻石业的根基,那就是戴比尔斯多年来努力让世人相信的:钻石是稀有的宝物,昂贵的价格正是建立在这种人为的稀缺性上。

对于中国来说,作为全球第二大钻石消费国,却长期依赖进口,培育钻石无疑是“弯道超车”的机会,让我们在产业链上游掌握更多话语权。年7月,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议把“培育钻石”这个名字写入国家标准。然而最终标准还没公布,就遭到美国珠宝商协会、国际钻石制造商协会等六家海外珠宝协会联名反对,这显然是动了西方人的蛋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91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