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选出下列各题中唯一正确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26分。不选、多选、错选不得分)
1.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
A.酒精挥发
B.海市蜃楼
C.面包发霉
D.制作雪雕
2.建立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微粒观: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
B.转化观: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转化为一氧化碳
C.守恒观:18g氢气和18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36g水
D.元素观:水、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
B.将一氧化碳通入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向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产生大量泡沫
4.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灭火方法模型
B.原子结构模型
C.氧化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的关系模型
D.空气组成模型
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离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②含有不同种分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③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④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⑤NaOH和Ca(OH)2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OH-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6.化学广泛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焊接铁制品时可用稀盐酸除去其表面的铁锈
B.生石灰易吸水潮解,可以作为食品的干燥剂
C.磷酸二氢铵和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料
D.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7.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表示两个氧原子
B.②和④均表示阳离子
C.③和⑤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D.由⑥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g
8.归纳法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小红同学用图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和丙,不包含丁(如右图所示)。下列表格中的各组物质不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9.如图是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无变化
B.此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10.如图所示,实验小组的同学按表中的选项添加试剂,实验时将滴管中的液体滴入试管B中,试管A中的溶液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氯化钠溶液过程中,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称量固体药品过程中,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则称得的固体质量偏小
C.浓硫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过程中,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后停止加热
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CO2、SO2均可与碱溶液发生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B.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4.(3分)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制作饺子的原料有:面粉、牛肉、蔬菜、植物油、调味剂等。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饺子的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笊篱由竹蔑、柳条、金属丝等编成,烹饪时可以用它来捞取饺子,其分离原理与(填“过滤”或“蒸发”)操作类似。
(2)制作饺子时可加入加碘盐,人体中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15.(4分)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期间,消毒剂在公共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是常用的消毒剂。
(1)次氯酸钠所属的物质类别为(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已知次氯酸钠溶液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X和次氯酸(HCl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ClO+CO2+H2O=X+HClO,则X的化学式为。
(3)二氧化氯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则二氧化氯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整数比)。
16.(5分)某同学查阅了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并绘制出相应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NaCl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
(2)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若要使其变为饱和溶液且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
(3)20℃时,将20克的氯化钠加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4))60℃时,饱和的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应采用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三、应用题(每空1分,共12分)
17.(6分)实验室有下列仪器:
(1)填写标号仪器名称:④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并欲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为(填序号),
利用该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当用如图2装置收集CO2气体时,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写出检验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对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小明总结了如下规律,你认为正确的是(填序号)
a.反应必须加热
b.反应物必须是纯净物
c.生成物中只有一种气
18.(6分)实验小组用pH传感器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1)向烧瓶中缓慢注入盐酸,能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2)60s时,取反应后的溶液g,向其中加入10.6g碳酸钠粉末恰好完全反应,计算60s时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
四、实验探究题(共15分)
19.(7分)小亮学完合金后,知道了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白铜中含有铜和镍(Ni)。他决定探究Fe、Cu、Ni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NiSO4,并放出氢气。写出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教材中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查阅的资料,对以上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作出猜想:猜想①FeNiCu;猜想②
(3)把用砂纸打磨过的镍片浸入Fe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后,却发现镍片表面无明显变化。证明(填“猜想①”或“猜想②”)成立。
(4)用铜片、NiSO4溶液和,通过实验探究也能判断Fe、Cu、Ni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5)探究完上述金属之后,他知道了铁容易生锈是因为它跟和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是(填写一种)
20.(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与酸、碱与盐反应的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试管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两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最终观察到烧杯内只有蓝色溶液,写出该过程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小芳:溶质是NaCl、CuCl2、NaOH
小明:溶质是
小华:溶质是NaCl、CuCl2、HCl
请你判断哪位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并说明理由:。
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其他两种假设。
小华认为方案2不合理,原因是。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查阅资料可知,铜离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有极大的危害,因此为防止环境污染并回收金属铜,工厂排放含上述溶质的废液前要加入过量的(填序号)。
A.NaOH
B.铁粉
C.Ca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