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则战争理解新疆棉花背后的BCI究竟是什

北京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昨天看见大家都对新疆棉花感兴趣,今天刚好再科普一下

新疆棉花这件事背后的BCI究竟是一个什么组织,以及这类组织的本质,他们究竟有多会玩,是如何利用规则来谋利的。

首先,我们得理解,BCI的本质玩法是什么,用一个大家最容易理解的案例吧,钻石~

钻石在许多人印象中是很贵重的物品,甚至比黄金还贵重,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黄金作为一种重元素,诞生于宇宙,只有超新星爆炸和中子星合并这样的超级恒星现象才能制造出黄金。地球本身是无法制造出黄金的,当前地球上的黄金,都是过去漫长岁月里陨石带来的。所以历史上,黄金一直作为货币,是有原因的,他确实稀有且你无法伪造。

而钻石不一样,本质是大量存在的碳元素在地下压久了,经历高温高压后形成的形态,他是可以制造的。

那么,为什么如今钻石价格这么高呢?

因为一家叫戴比尔斯的钻石公司,玩出了花来。

戴比尔斯这家公司,你就可以理解为一个类似BCI的组织。

年,当时世界钻石产量还不高,但在南非意外发现了一个超大的钻石矿,以当时的工业能力,每年可以挖好几吨钻石出来,如此大的产量,自然会极大影响当时的钻石市场。因此,当时全球的几大钻石商想了一个办法,他们联合起来,成立了戴比尔斯公司。(所以这家公司,起源也是多个公司的利益联合)

联合后的戴比尔斯通过合并收购等一系列手段,最终几乎掌握了全世界所有的钻石矿(90%),并且还掌握着销售渠道,因此,他们在实际上掌握了钻石的定价权。此后,他们开始辞掉许多挖矿工人,每年只挖一点点钻石卖,市场供不应求,钻石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但这还只是开始,垄断了上游产量后,他们又开始研究,如何把钻石卖出一个更高的价格。答案你们可能已经知道了,那就是制造规则。

戴比尔斯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钻石和爱情等价起来。

年,他们想了一个广告词,叫“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他们花了巨额广告费各种宣传,比如和好莱坞合作,把钻石安插进电影里,每当男士在心爱的美丽姑娘面前单膝跪地求婚,就一定会掏出钻石。

同时他们还派出讲师,去全美国各大高中,办讲座,演话剧,巧妙地植入“钻石与爱情”的概念,让成千上万的高中女生,还没到结婚年龄,就开始渴望钻石。

戴比尔斯告诉女生们,今年过节不收礼,订婚必须用钻戒。

戴比尔斯又告诉男生们,你不给她买钻石钻戒,你就是不爱她。你买的钻戒小,那就是爱的不够深,没实力。

一套组合拳,堪称始祖级PUA,戴比尔斯的钻石销量由此暴涨。

但这依然只是开始,在经过多年宣传,让一代美国人养成购买习惯后,戴比尔斯又开始琢磨国际化了。

他们首先瞄准了日本,当时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发展经济腾飞,市场潜力非常大。

但日本的婚俗习惯是父母通过媒人安排子女婚事。婚礼上新郎新娘共饮一木碗米酒而确定夫妻身份。根本没有求婚订婚这些环节,因此也没有钻石求婚戒指的需要。

但这难不倒戴比尔斯,他们把钻石作为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现代化西方价值象征进行宣传。

他们在日本投放了大量广告,让美丽的日本女郎展示她们的钻石戒指。并且广告画里所有的女人都穿着现代化的西式服装。并结合一些运动,比如自行车,露营,游艇,在海里游泳或者爬山等。这些都是颠覆日本女人传统的。同时,广告画面中涉及的所有汽车,运动器材,以及其他物件也都是进口货。广告所要表达的意思很明白:钻石代表与过去的旧式的东方决裂,象征进入西式的现代化生活。

想要做新时代现代女性?你得拥有自己的钻石戒指。

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后来的咖啡进入中国,也是沿用了这个思路,将产品作为现代化生活的一部分进行宣传。

这个思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年不到5%的日本女性结婚时选择钻戒。到年,比例上升到27%。到年,一半已婚日本女人戴钻戒。到年,达到60%。在短短14年间,年的日本传统被颠覆。钻石成为日本婚姻的标志。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订婚钻戒销售市场,钻石在日本创造了每年10亿美元的销售额。要知道,那可是70年代~

所以,同志们,为什么“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经典广告?为什么这个案例被所有商业教科书奉为经典?

很多人单看这句广告词也觉得没多厉害,但围绕这句广告词前前后后的一系列组合拳,从钻石,延伸到爱情,最后落到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思路及执行堪称现代商业营销教科书。

什么叫割韭菜,这才叫究极无敌割韭菜大法。

把一个不实用的东西高价卖给你,还能让你觉得开心觉得值,甚至认为自己进入了更美好的生活,这套路在当时是划时代的。

但是,戴比尔斯的第一个挑战者来了

年,苏联的西伯利亚也发现了钻石矿,并且由于本身的强大工业能力,开采能力极强。

这一下就威胁到了戴比尔斯,于是他们赶紧跑去和苏联协议,全盘接受这个矿场,让苏联也加入到这个联盟中来,苏联接受了。

而因为苏联矿场主要产小个头的“碎钻”,所以结盟之后,戴比尔斯一改之前的宣传,不再主推婚戒钻戒,也开始推“碎钻饰品”。并上线了广告“重拾爱情”,用于向老年已婚夫妇销售。

什么叫主义和生意呀,一个西方的商人,因为苏联的矿场都是碎钻,所以他能告诉你老年人的爱情需要用碎钻来象征。

戴比尔斯的第二个挑战者来自非洲。

80年代,西非安哥拉塞拉利昂等国家,也出现了零零散散的钻石矿。当地军阀大量开采并贩卖。

(尼古拉斯凯奇的战争之王里用钻石换AK的故事原型就来源于此)

而大大小小的军阀们数量多且一盘散沙,很难像苏联那样统一沟通,所以一下子,戴比尔斯又无法控制钻石产量了。

为了稳住价格,戴比尔斯又想了一招,军阀们虽然钻石多,但是他们工业弱加工技术渣啊,于是,戴比尔斯开始贩卖钻石切割的概念,并提出了钻石的4C标准。

色泽,净度,克拉,切工~

简单来说,好的钻石,不但要色泽好克拉大,还得有好的切工~

具体到切工,又分为圆形明亮式切割法等,总之,越复杂越好。

核心就一句话,让你西非军阀们切不出来~

58个刻面的钻石,你切不出来吧?切不出来,那你就不是好钻石。

同时,他们还弄出了一个“金伯利流程”

表示,西非安哥拉等国的钻石是冲突中得到的,所以带有血色,是冲突钻石,又称“血钻”(有一部电影《血钻》就是讲的这个)

所以为了杜绝这些地区的钻石流入市场,他们推动联合国建立了金伯利协议,简单来说就是对钻石原产地进行追踪,如果是来自冲突地区的钻石,那么不允许进入国际市场。

一套组合拳下去后,西非钻石也熄火了。

通过对规则的熟悉利用,戴比尔斯成功解决了两位挑战者。

但是,真正的故事,这才刚刚开始。

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进入合成钻石领域。在此之前,由于金刚石资源贫乏,我们只能依靠从苏联或刚果进口,但中苏关系破裂和刚果独立后,中国的金刚石来源被切断。这严重影响了精密制造和国防工业的发展。

为摆脱这种困境,年10月,中国开启了“人造金刚石试验研究”项目。

三年后,在自主生产的高压装置上,中国成功合成金刚石,经测定后确认,与天然金刚石的数据相同。

(后面的剧情你们应该猜到了)

经过漫长的努力后发展后,截至年,凭借着超强的工业实力,中国钻石年产量已接近亿克拉,达到全世界产量的90%,中国金刚石大规模出口海外。

这个产量是什么概念呢?同年国内登记结婚的新人共有万对,如果要将这一年国内产出的合成钻石平均分配的话,每对新人能分到克拉。

当然,这些钻石基本是工业用的小钻~没有流入商业市场。

但是,如此大的产量,加上中国本身的工业水准,进入商业市场基本没有门槛。

并且,由于工业技术的发展,号称需要亿年形成的钻石,中国只需要几个星期就能人造出来,而这些人工钻石在色泽纹理上跟天然钻石没有一点区别,即便是经验最丰富的钻石商人,也无法用肉眼挑出瑕疵,若是论纯度透明度,人造的比纯天然的还要好不少。

更要命的是,中国本身的工业水平极高,切割这种技术根本没有门槛,不就是钻石的5种切法和58个刻面吗?我给你切个刻面。

面对这样的对手,戴比尔斯思考了很久后,又打补丁提出了一个规则。

“珍如此心,真如此钻,RealisRare,RealisDiamond”

并且在年联合全球最大的7家天然钻石矿业公司联合成立钻石生产商协会推广这个概念。

什么意思呢?

只有自然钻石,才叫真钻石,才能代表真心,才是爱你

人造的不算。

绝不绝?

又是运动员,还是裁判,还能看比分随时增加比赛规则,要论会玩,中国目前和西方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同时他们还花万美元造了一台“人造钻石鉴定器”,表示要将人造钻石杜绝于市场之外。

但问题在于,论讲故事,那你是行家,

但拼技术,你为什么觉得可以和一个年产量亿克拉的人拼。

这个钻石鉴定器根本无法区分人造钻石和自然钻石。

靠着价格优势,人造钻石大量流入市场~哪怕是真心在价格面前也不够看。

于是,年,戴比尔斯表示

“为了让所有人都能买到便宜实惠的时尚首饰,今天开始我也卖人造钻石”

说好的一颗永流传呢!

现在,我比较期待,戴比尔斯下一步要往哪个方向整活,

是九十年切割历史的匠人精神钻石,

还是酱香浓香型钻石。

而理解了戴比尔斯的各种玩法,你应该就从根源上理解了BCI这类组织的本质。

本质上,这些机构,还有类似的环保碳排放等,都是西方先发企业,在先发优势上,打着“建立规则”的普世大义来给后发国家增加门槛。

(当然,客观来说,我们也得承认,许多组织,比如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在规则维护,劳工权利,环保监督等方面,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但也有许多组织,沦为了先进国家限制后发国家的工具。甚至利用谣言打击后发国家。)

你的产品是不好的,我的产品是好的,所以我的产品有更高价值,你的产品则会被各种限制。

但“好”的标准和解释权,掌握在我的手上。

所以,很多人老是奇怪,为什么西方老针对你?为什么老给你挑刺?是不是你自己也有问题?

NO,不是他们老给你挑刺,而是为了给你挑刺,为了限制后方追赶者,才建立了这些规则和组织。

还有人问了,那为什么BCI挑刺会选人权这种一眼就戳破的谎言呢?新疆农业机械化程度那么高这不是笑话吗?

因为人家压根就没指望你信,他们完全知道在洗衣粉后,你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信。

但关键是,由于西方历史上真的存在大量奴隶摘棉花的历史,

所以他们自己老百姓反而比较容易信这一套,从而能够更快煽动更多人达成误解给你泼脏水。

这也是为什么,你老是会觉得那么多谣言像是在说他们自己,觉得他们以己度人,不是他们想象力有限,而是这些谣言本身就不是对外而是用于对内的。

同时,我们还需要留意,相比上一代被玩坏的戴比尔斯,BCI高明了许多。

戴比尔斯的规则门槛,基本建立在实体技术上,因此在中国快速发展建立强大的工业体系后,不管你怎么加规则都无法限制中国。

而BCI的规则,专注于道德上。

BCI全称是良好棉花发展协会,虽然号称源自WWF,但它在5年创立之初,创始人就包括了HM、Adidas、IKEA、GAP等几家大公司。因此他们的利益方向,你应该可以猜到了。

比如他们这个良好的标准就非常有意思

l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

l从业者的健康及权益保护

l生产环境生物多样性

简单来说,他的标准里什么都得好,就是不需要质量好。

他不来看你的棉绒质量纤维质量这些,而是看你周边是否环保有人权。

但相比棉绒质量这些客观实体事物,环保人权是一个很模糊很主观的概念。

是不是很鸡贼?

虽然你抽查HM质量不好,但他们有自由啊!

原来打质量牌,现在换成打道德牌。这张牌更模糊有更灵活的解释权。

所以,总的来说

中国一直以来,擅长的是做题家思路,你要拼色泽,我就死命研发色泽技术,你要拼切工,我就大力钻研切割技术。保证把所有卷子题目都打到满分为止。

而西方,擅长利用规则,擅长出题。早年做题能赢你,那就大家先比做题,发现你是学霸做题赢不了了,那就开始各种加规则,什么你用圆珠笔答题不符合规则啦,题做的这么快那你很死板综合素质一定差啦,今早你吃了那么多肉影响世界和平啦,不用圆形切法的钻石不是好钻石啦。

总结一下,达则自由市场,穷则你不讲人权。

所以,教员那句话说的非常深刻,敌人反对我们是好事不是坏事。

因为你真不如人家,那根本不用和你BB,自由市场拼刺刀就击败你了。

只有人家刺刀拼不过了,才会开始各种盘外招扣人权环保帽子。你听到他们天天喊人权,那意味着他们确实刺刀拼不过你了。

而这件事对于我们的教育在于,伴随着中国这些年的迅速发展,做题家思路可能已经不够了。因为你在很多卷子上已经把分数打满了。上限就是分,你还能怎么再提升?

未来,我们应该适当的转换思路,从单纯的做题家思路,变为出卷人思路。

比如说,自己出一张一千分的卷子,能够让大家的分数更有区分度,或者自己来做客观公正的出题老师。

比如,可以把扶贫就业等因素也加进去,大家一起带动世界人民大发展嘛,鹰酱你不会反对吧?

再比如你看中国的快手等平台,对于三农电商都有扶持,你们亚马逊也可以学习一下,扶持一下黑人创业者嘛,这不比单纯喊什么政治正确实在多了?

联合更多的人,建立起真正客观公正,能够从规则上规范大家提升行业标准,符合所有人期待的规则体系。

这比单纯的应对一个又一个BCI,也许更能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些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896.html